症状:恶露量多,色淡红,质稀薄,无臭味,神疲乏力,面色㿠白,气短懒言,小腹空坠,舌淡苔白,脉细弱。
治法:益气摄血固冲。
验方 / 名方:
组成:人参、黄芪、白术、升麻、炙甘草。
方解:以人参、黄芪补气固脱,白术健脾燥湿,升麻升阳举陷,炙甘草调和诸药,功效重在补气升提,适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恶露量多、小腹坠胀。
组成:黄芪、党参、白术、炙甘草、当归、陈皮、升麻、柴胡。
方解:黄芪大补元气、升阳举陷,党参、白术、炙甘草健脾益气,当归养血活血,陈皮理气和中,升麻、柴胡升提阳气,诸药合用,使气旺血摄,适用于气虚所致的恶露不止。
补中益气汤(《脾胃论》)
举元煎(《景岳全书》)
2. 血热型症状:恶露量多,色鲜红或紫红,质黏稠,有臭味,面色潮红,口干咽燥,心烦易怒,小便短赤,大便干结,舌红苔黄,脉细数或滑数。
治法:清热凉血止血。
验方 / 名方:
组成:丹皮、栀子、柴胡、当归、白芍、茯苓、白术、炙甘草、生姜、薄荷。
方解:在逍遥散疏肝健脾的基础上,加丹皮、栀子清热凉血,适用于肝郁化热所致的恶露不绝,伴胸胁胀痛、烦躁易怒等症。
组成:生地、熟地、黄芩、黄柏、白芍、山药、续断、甘草。
方解:生地、熟地、白芍滋阴养血,黄芩、黄柏清热泻火,山药健脾固肾,续断补肾安胎止血,甘草调和诸药,全方清热而不伤阴,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恶露量多、色红黏稠。
保阴煎(《景岳全书》)
丹栀逍遥散(《内科摘要》)
3. 血瘀型症状:恶露量少或时多时少,色紫暗,夹有血块,小腹疼痛拒按,血块排出后腹痛减轻,舌暗或有瘀点瘀斑,脉弦涩。
治法:活血化瘀止血。
验方 / 名方:
组成:蒲黄、五灵脂(失笑散);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川芎、生地、白芍(桃红四物汤)。
方解:失笑散活血化瘀、散结止痛,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,两方合用增强活血化瘀之力,适用于血瘀较甚、恶露夹大量血块、腹痛剧烈者。
组成:当归、川芎、桃仁、炮姜、炙甘草。
方解:当归养血活血,川芎行气活血,桃仁活血化瘀,炮姜温经散寒,炙甘草调和诸药,为产后活血化瘀的经典方,既能化瘀血,又能生新血,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恶露不畅、小腹疼痛。
生化汤(《傅青主女科》)
失笑散(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 合桃红四物汤(《医宗金鉴》)
4. 肾虚型(兼见腰膝酸软等肾虚症状)症状:恶露淋漓不尽,色淡暗,质稀,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,夜尿频多,舌淡暗,脉沉细。
治法:补肾固冲止血。
验方 / 名方:
组成: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枸杞、鹿角胶、龟板胶、菟丝子、牛膝。
方解:滋阴补肾、填精益髓,加旱莲草、女贞子、地榆炭增强滋阴止血之效,适用于肾阴亏虚所致的恶露量少、色红、伴五心烦热等症。
组成: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泽泻、茯苓、丹皮、桂枝、附子。
方解:以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药补肾填精,桂枝、附子温补肾阳,泽泻、茯苓、丹皮利水泄浊,可加续断、杜仲、桑寄生增强补肾固冲之功,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恶露不绝。
肾气丸(《金匮要略》) 加减
左归丸(《景岳全书》) 加减(肾阴虚)
三、其他中医外治法及调护针灸疗法
取穴:关元、气海、血海、三阴交、足三里等,根据证型加减:气虚加脾俞、胃俞;血热加曲池、太冲;血瘀加合谷、膈俞,采用补泻手法,以调理冲任、止血固摄。
饮食调理
气虚者可食用黄芪粥(黄芪、大米煮粥)、红枣山药粥;血热者宜食藕汁、绿豆汤;血瘀者可适量饮用益母草红糖水(益母草煎水加红糖),但需注意恶露量多者慎用。
中成药
气虚型可选 “补中益气丸”“归脾丸”;血热型可选 “宫血宁胶囊”“葆宫止血颗粒”;血瘀型可选 “生化丸”“益母草颗粒”,需在医师指导下选用。
四、注意事项明确病因:产后恶露不绝可能与胎盘胎膜残留、子宫复旧不良、感染等相关,需先通过 B 超、血常规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,不可单纯依赖中药。
辨证用药:不同证型用药差异显著,如血瘀型误用补气药可能加重血瘀,血热型误用温热药可能助热动血,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后开具处方。
产后调护: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;保持外阴清洁,避免感染;饮食清淡易消化,忌生冷、辛辣、油腻食物;保持情绪舒畅,避免焦虑紧张,以促进子宫复旧。
若产后恶露出现量突然增多、伴恶臭、高热、腹痛剧烈等症状,可能为感染或其他严重并发症,需立即就医,切勿延误治疗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美港通配资-杠杆炒股哪个平台好-怎么才能让配资公司破产-想配资怎么找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